IM体育App,具身智能的拐点是否到来?这三位明星创业公司创始人聊了聊

 公司新闻     |      2024-07-14 21:58:42    |      小编

  ·创业与投资论坛上,围绕“具身智能: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落地”,北京大学助理教授、北大-银河通用联合实验室主任王鹤;清华大学助理教授、星动创始人陈建宇;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穹彻智能创始人卢策吾,展开了深度讨论。

  王鹤所在的银河通用,该公司首代泛化大模型已于5月份正式亮相,预计在今年Q4正式预售,计划在商超、车厂、工业等场景验证落地。今年6月,银河通用机器人刚刚收获18家机构7亿元的天使轮投资。

  去年8月成立的星动,目前已有两款型号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小星和小星Max,分别适配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今年年初,星动收获超亿元天使轮融资。

  穹彻智能则是继达闼、傅利叶智能、智元机器人之后,上海又一家具身智能创企,该公司于去年11月成立,IM体育官方网站卢策吾本人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与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在业界颇具盛名,在斯坦福大学深造时师从知名AI科学家李飞飞。

  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是人形机器人设计出来的初衷。不过,一项技术,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落地,技术突破只是一个开始,产业最后落地才能开花结果。

  如果以AI为例,目前业界公认语言模型和视频生成模型都已经实现了从学术界向产业界的交棒,那么,在具身智能领域,这样的拐点是否已经到来?或属于具身智能的ChatGPT时刻将在何时发生?

  对此,陈建宇直言,“具身智能Chat-GPT时刻还没有到来”。在他看来,目前人形机器人虽然很多新进展,但是多任务的泛化性还不够。“怎样判断ChatGPT时刻的到来?届时我们可以开一个API,每一个人都可以挑战,就像挑战GPT一样,它所展现出的性能是超乎所有人意料的。”

  卢策吾则认为,具身智能与ChatGPT不一样,它是一批一批技能逐步实现,可以理解为一批又一批技能单独的ChatGPT时刻,这样的好处是可以使商业飞轮先转起来,也许这些时刻带来的震撼不会那么大,但是确实在改变这个世界实质,“润物细无声”。

  王鹤则提出“胜任力”的概念。在他看来,人形机器人现在一定要有“胜任力”IM体育App,能在场景里干活,那么就能走向落地。落地就是找到足够通用的场景,能够承载足够多的机器人,同时用现有的方法通过可控的资源去实现。

  王鹤透露,银河通用在过去一年里用合成数据逐个对navigation grasping placement(机器人的导航、抓取、定位)进行攻克,目前率先在零售场景里实现全场景的闭环演练,这样的概念验证将在今年、明年逐步进入美团,也就是银河通用第一大外部投资人的场景当中,在未来的两三年,在超市、药店也许会慢慢看到银河通用的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行业,目前一个直接感观是,各个厂商正在加速让自己的产品进入应用,汽车行业就是一个典型场景。今年以来,有关人形机器人进厂的市场信息也在不断释放。不过,据《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目前各个厂商进厂的机器人产品均处在测试阶段。

  市场更为关注的是,人形机器人何时才能真正进入严肃场景进行商业化量产落地?在这个产业落地的过程中,还有哪些挑战需要去克服?这也是这场圆桌讨论当中的核心话题。

  整体来看,三位从业者认为,人形机器人要实现商业化量产落地,关键在于成功完成概念验证(Proof of Concept,POC),确保产品与市场需求相匹配,解决成本控制问题。

  王鹤认为概念验证(Proof of Concept, POC)是首要步骤,“机器人一定要在现场能动起来,它才能告诉我们它的能力到底是什么”,这要求产品必须满足市场契合度(Product Market Fit),成本结构合理,包括生产和部署成本和售价均需优化。

  需要注意的是,因技术成熟和厂商自研程度的不同,目前人形机器人产品的价格正在分化。在上周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多个厂商均带来了各自的机器人产品,《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这些产品价格从10万到60万的都有。

  王鹤表示,银河通用机器人利用成熟硬件体系来控制成本,并凭借千万级的机器人量产经验,力求提高产品的耐用性和大规模部署能力,确保机器人能在高强度工作环境下长期稳定运行。

  “成本是很重要的,要把成本压下去,不能有为了corner case而反复调导致一个POC几个月,这个玩不起。”卢策吾补充了快速POC能力的重要性,同时还强调了成本的重要性。他表示,穹彻智能的交付方式非常灵活,拥有硬件完全整合能力,IM体育官方网站能够在成本上选择最有优势的硬件进行整合。

  陈建宇也强调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另外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他提出,新产业的发展最初是基于新的核心能力的出现,如泛化抓取能力和复杂地形行走等。他认为,目前大多数公司和团队都处于将这些核心能力转化为核心价值的阶段。

  他透露,星动的机器人已经在汽车、3C、家电等工业场景中找到了合适的应用点,并正在进行商业化模式和技术可行性的验证,预计明年将完成部分验证。